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葸。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有删改)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仟升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蟹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中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习惯上,唐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的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同治帝,光绪帝等。 |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中的“关”是函谷关。 |
D.文中的“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等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征伐历升职,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
B.金顺在王家瞳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可见他作战有勇有谋。 |
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也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下葬的费用。 |
D.从金顺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可以看出,金顺治军十分严格。 |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识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诌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①,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
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省功:减免劳役。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景 公 自 为 而 小 国 不 与 为 人 而 诸 侯 为 役 则 道 在 为 人 而 行
在 反 己 矣 。全都属于晏子提出的古之圣王治国之道的一组是()
①其行公正而无邪 ②不阿党,不私色
③诸侯皆欲其尊 ④慈爱利泽加于百姓
⑤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 ⑥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⑤⑥ | D.①②④ |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景公轻视诸侯和百姓,好勇纵嗜,导致国家内外交困。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向晏子求教。 |
B.晏子以古之圣君和今之昏君的治国之道作对比,目的在于让齐景公知道“宽厚爱人”的重要性。 |
C.齐景公依晏子的开导行事,其结果虽然违背了个人的利益,但却获得了“诸侯附”,“百姓亲”的好处。 |
D.墨子听说此事后,称赞晏子懂得治国之道,明白为人者必受人尊重、为己者将被人轻视的道理。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译: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
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
按要求分别指出下面句子的特殊句式(填序号)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急于星火
④《齐谐》者,志怪者也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而刘夙婴疾病
⑦富贵非吾愿 ⑧彼且恶乎待哉?
(1)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2)宾语前置句:
(3)被动句:(4)判断句:
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归类(填序号)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乐琴书以消忧
③徐孺下陈蕃之榻 ④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⑥当敛裳宵逝
⑴名词作状语:⑵名词作动词:
⑶使动用法:⑷意动用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时矫首而遐观遐:
景翳翳以将入景:
聊承化以归尽聊:
披绣闼,俯雕甍闼: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甫: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抢: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三秋: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