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集体,你我共努力。
进入初中,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新的憧憬。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2)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反思在自己和同学们身上存在的不关爱集体的表现。(至少2例)
(2)假如你代表七年级(2)班班委会,请你就如何共同创建优秀班集体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2010年亚洲残运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的两名同样失去左腿的运动员张立新和张海原,只有一支右腿支撑着在陡峭的岩壁上努力向上攀登,两人共同点燃亚洲残运会主火炬。陡峭的岩壁上,他们用残缺的身影,书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某校七年级师生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决定开展一次以“生命之花、绚丽绽放”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写2种)
(2)你认为身体残缺的张立新和张海原的生命有价值吗?请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青春的奥秘和意义,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活力并充满价值。某中学研究型小组决定开展以“珍惜青春、祝福青春”为主题的调查活动。经过调查发现以下一些青春期常见问题,请你帮同学解答:
(1)青春期的中学生都追求个性与独立,那么,你是如何理解个性与独立的呢?
(2)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着矛盾,请你告诉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调控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小虹班里新从厦门转来一名男生小刚,由于过去他们是邻居,所以小虹经常和他一起复习功课。可是没想到,班里个别同学竟在背后说他们在“谈恋爱”。小虹为此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和小刚一起学习,便给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会怎样劝说小虹,让她摆脱苦恼呢?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外宾时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的外交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当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新的调整?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家,是孤雁向往的巢,船舶停靠的岸,落叶回归的根。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殷切的期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庆祝香港回归
(1)请问“澳门回归”是在什么时候? “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
材料二:2011年10月,《富春山居图》山水巨作启动团圆梦,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温家宝总理:“我希望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得以实现,让一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愿望。”
(2)有人说“虽然此画分离在海峡两岸,但都是在中国”,这一观点蕴含了什么道理?《富春山居图》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寄托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
(3)目前“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还没有实现是因为遇到了怎样的阻力?
(4)早日完成温总理的殷切“期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