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民晚报》上登了一个下岗女工的真实故事。这位下岗女工在南京路上找了一份卖鞋的工作,但老板要她卖假货,她干了几天,心里十分不安,她想自己是一个母亲,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撒谎,但自己却天天在撒谎。经过思想斗争,她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这位女工的“义举”说明

A.这位女工文化程度不高
B.这位女工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
C.不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违背诚信的原则
D.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的是()

A.自立 B.自主 C.独立 D.依赖

自立就是()

A.所有人的事情都自己干 B.自己成家立业
C.做事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D.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934年9月,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充分说明()
①中华民族从来都没有失掉自信心
②自信之歌一直回荡在中华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
③“中国的脊梁”正是那些充满自信的人
④我们要做自信的中国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一方面需要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依赖知识、体能与技能的贮备。”知识、体能与技能是自信的基石,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实践中发展它、壮大它,自信的大厦才会牢不可破。下面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实力是支撑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B.乐观、好奇和专注的心理品质,有助于自信者成功
C.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就能唱响自信之歌
D.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错误地评价自己,就有可能走进自信的误区,产生()

A.自卑与自负 B.自尊 C.自信 D.自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