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一天,某校七年级学生钱刚遇到了下面两件事:
事件一:早上,钱刚来到家门口的小店购买白糖,无意间碰倒了店中的一些商品,他连忙道歉。本以为店主会责怪他,不料店主笑了笑说:“没关系,是我小店的商品实在太多,空间又太小的缘故。”
事件二:中午,钱刚来到某超市购买复读机,当他付完钱准备离开超市时,超市门口的警报响了起来,他便被超市的保安拦了下来,并被要求搜身。钱刚不同意,但是保安还是在众目睽暌之下,将他带到保安室搜身。但结果是超市的警报器坏了,并不是钱刚偷拿了超市的东西。
阅读上述事件,运用“让人三尺又何妨”和“人格不可辱”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事件一中店主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请说说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良好结果。
(2)事件二中保安侵犯了钱刚的什么权利?请列举一条相关的法律依据。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提出了五点希望:第一,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第三,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第四,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第五,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
材料二:五四运动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贯穿始终,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代人对五四精神都有更富有时代感的理解。今天,青年一代依旧充满活力,新时代的“五四精神”有着不一样的关键词:个性、梦想、竞争、全球化、爱情、友谊、生存。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元素。“五四”青年节除了需要感怀历史,似乎更多的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时代中最活跃、最热忱、最能冲锋陷阵的一股力量。
(1)新时期我们弘扬“五四精神”有什么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4分)
(2)结合自身实际和总书记的五点希望,说说你将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才智?(三个方面即可 6分)
材料一:2006年年初,东台一名姓朱的女士的皮包,下班途中被一名歹徒趁机抢走,随后驾摩托车飞驰而去。开车途经此地的王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歹徒因此被抓获。
材料二:2005年8月8日,台风“麦沙”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刚三此跳入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
(1)材料一中的王先生和材料二中魏刚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什么?
(2)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哪些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1)画里有话: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2)探究推测:漫画中两类当事人的做法可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3)践行责任:你打算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一位初中生说:太棒了!这次期末考试我比月考进步了好几个名次。这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一位同学问他: “喂,你为什么进步得那么快?”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学习是我的责任,我就要承担。”
(1)上述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中学生应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志愿服务源于19世纪初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志愿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2005年3月5日,中国志愿者协会把全国学雷锋纪念日改为“全国志愿者日”,热心公益,参与志愿性活动是广大青年的社会责任。
某校8年级学生要组织一次志愿者日活动,请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几种活动供班级参考(至少三项)
(2)制定这次活动的目的,计划。
(3)设想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