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把一种类似铲的挖土工具称为“镈”,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经常拿这种挖土工具去换取别的东西。但用这种东西交换比较麻烦,周景王便把这种农具小型化,铸成象征性的“镈”,它在以后的交换过程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就是原始的空首布。空首布在当时一定区域内所能起到的作用有
①它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它能够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
④用它可以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商品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 |
B.提高森林储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
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 |
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近日表示,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滞涨阴影开始笼罩全国。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滞涨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恶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可以推断出
A.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
B.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L,经济发展回归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强 |
C.滞涨意味着从N点到M,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
D.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
2013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度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把脉中国经济,李克强讲话中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李克强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下限”主要是经济增速和就业率,“上限”指的是物价涨幅。这正好暗合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所示)。图表中纵轴为通货膨胀率,横轴为失业率。假设a点和b点为通货膨胀率的两个临界点,c点和d点为失业率的两个临界点,A、B、C是菲利普斯曲线PC上的点,依据菲利普斯曲线,下列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是
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a点,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可以降低失业率
②促使经济从A点向C点变化,可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③促使经济从B点向C点变化,可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用提高物价的方法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④如果失业率高于d点,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降低失业率,但要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胡锦涛在总结十年工作时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
①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②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