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 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
班超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西藏境内,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读书笔记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④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
——山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请列举出至少三项传说中他的事迹。
(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2)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3)上述文件的签订解决了什么问题?
(4)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历史给人智慧,历史给人启迪.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与交流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所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使清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从材料一图中,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说明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唐朝越来越辉煌、强盛,受世界瞩目;而清朝在世界上却渐渐落伍了。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3)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