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贽在《焚书》中说:“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市民阶层崛起
C.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城市化程度加深

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C.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D.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