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 B.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 |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
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发展乡镇企业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人民公社的推行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不同的流行语反映了不同时代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面能够反映5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组是()
A.特区 合资 改革![]() ![]() |
B.调整 单干风 知青 右派 |
C.志愿军 改造 合作社 大跃进 | D.牛市 熊市 人世 伊妹儿 |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作为直接证据,下图的宣传画可以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实现 |
B.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教训 |
D.邓小平全面改革开放的理论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