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
C.“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
D.“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
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
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 |
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 |
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B.土地贵族把持政权 |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
《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 |
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 |
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 |
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
“对于测量者来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
A.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
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 D.弥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 |
“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中的美苏)面临了许多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挑战”意指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
B.“小国”泛指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
C.美国盟国的“挑战”来自欧盟与日本 |
D.苏联盟国的“挑战”来自东盟与东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