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
最高财政收入 |
北宋 |
100000000两白银 |
南宋 |
80000000两白银 |
明代 |
5000000两白银 |
清代 |
3000000两白银 |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下列哪些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重农抑商政策②实行专卖制度③海禁④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主观上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但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清政府编练新军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统治,但客观上却为推翻清政府统治准备了军事力量 |
C.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观上是为了掠夺市场,但客观上却加速了被侵略国家新经济方式的出现 |
D.开辟新航路主观上是为了加强世界的联系,客观上却给东方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
马克思说:“美洲金矿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从材料看,这里的“曙光”是指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A.资本的原始积累 | B.大量的原料 |
C.大量的劳动力 | D.广阔的市场 |
图反映的是1912至1920年的中国民族企业年增长率,该统计图所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民族企业进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中国民族企业从此走出了困境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
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支配权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