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生活在现实,思维又使人超越现实;人生活在现在,思想又使人构想未来。这种超越现实、构想未来的能力,就形成了理想。这表明(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具有目的性
D.意识具有计划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鼓励人们看问题要从整体着眼
B.要求人们不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24.若一只木桶是由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并且木桶边长短不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木桶原理”。上述“木桶原理”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B.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25.上述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做工作必须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必须注意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地位和功能

成语“防微杜渐”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量变积累下去会引起质变
B.矛盾主次方面会转化,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D.想问题办事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而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唯物辨证法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根据我国资源分配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做出“西气东输”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方针政策都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