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 |
工人人数(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冲击 |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
C.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