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 2 |
20 |
12中磷酸化糖类 |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是卡尔文循环
B.每组光照后需立即将小球藻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小球藻无叶绿体,CO2的消耗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除糖类外还有其它有机物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
|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
|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
|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A.甲状腺激素 | B.雌性激素 |
| C.促甲状腺激素 | D.促性腺激素 |
如图所示,在太空船上做如下实验处理,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
| B.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
| C.生长素浓度:a>d>c=b,③生长最快 |
|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
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
|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
|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
科研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能阻断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对肿瘤的养分供给,使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并低于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的速度,最终导致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
| B.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
| C.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其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
|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