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如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

 
未被侵入时期
轻微入侵时期
重度入侵时期
植物种类(种)
150
121
69
碳储量
(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凋落物
2.0
3.5
5.4
土壤
161.9
143.2
117.7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能代表
①F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②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数
③F2的基因型种类数④F2的表现型种类数⑤F2中纯合子基因型种类数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⑤ D.②④⑤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体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过程属于感应阶段,②③过程属于反应阶段
C.效应B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图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图B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该酶的最适温度是T2;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的空气中,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D表示大豆种子还在泥土下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⑤、⑥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③、⑤等使得细胞内可同时进行不同化学反应
C.③与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有关
D.⑤与④有直接联系,与③有间接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