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学者拜尔在1914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
C.尖端产生的“影响物”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mL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2mL3%蔗糖溶液 |
- |
- |
- |
+ |
+ |
+ |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2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
- |
- |
- |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深浅程度
C.可用于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有①④或②⑤
D.本实验可用碘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下图甲、乙、丙、丁分别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关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图。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的多少
B.图乙表示野外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
C.图丙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
D.图丁表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科学家研究发现,处于第Ⅱ阶段的种子中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故第Ⅱ阶段的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几种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CO2 |
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 |
C.胰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②的含量较多 |
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惟一共有的细胞器 |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A.液泡 主动运输 | B.线粒体、液泡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
C.线粒体 主动运输 | D.线粒体 自由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