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 ( )
A.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 | 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
C.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 | D.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 |
一个物体在三个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其中一个力F2先逐渐减小至0,后又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其他力始终保持不变,则在这一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
B.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增大 |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
D.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一直增大 |
伞兵跳伞训练时,一个接着一个从飞机上往下跳,为防止事故发生,教练员事先要根据每个战士的体重排好队,然后让战士从头到尾依次跳下,那么你认为教练员排队的次序合理的方案应该是()
某同学坐在前进的车厢内,观察水杯中水面变化如图所示,说明车厢()
A.向前运动,速度很大 |
B.向前运动,速度很小 |
C.加速向前运动 |
D.减速向前运动 |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 |
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 |
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3元素 |
如图所示是发现中子的实验过程,关于“不可见射线”的性质和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的名称,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不可见射线”是质子流,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中子. |
B.这种“不可见射线”是中子流,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质子. |
C.这种“不可见射线”是γ射线,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中子. |
D.这种“不可见射线”是β射线,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