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径流补给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补给水源。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是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图中C表示的是( )
A.积雪融水补给 | B.地下水补给 | C.湖泊水补给 | D.雨水补给 |
相同状态下,最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
C.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
D.都以荒漠化为主 |
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 |
B.河流长度最短 |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D.水土流失严重 |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
B.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 |
C.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
D.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 |
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B.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
C.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
D.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
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D中下游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