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海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暖流 | B.南半球、寒流 | C.南半球、暖流 | D.北半球、寒流 |
如果该海域在太平洋,则A洋流应该是( )
A.秘鲁寒流 | B.加利福尼亚寒流 | C.日本暖流 | D.千岛寒流 |
读下图 “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 图,回答: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A.a、d | B.a、c | C.b、d | D.c、d |
能够体现人地关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是
A.a→b→c | B.b→c→d | C.a→d→c | D.c→d→b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省对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表,完成: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A.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 |
B.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 |
C.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 |
D.20世纪90年代,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关于台商向大陆
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 B.电子制造业 | C.服装制造业 | D.黑色金属冶炼业 |
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 B.自然资源因素 | C.劳动力因素 | D.市场因素 |
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 B.南水北调 | C.人口迁移 | D.![]()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下图是薰衣草北半球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薰衣草的商业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来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作为杀菌剂和高级香水、香料的添加剂等。
中国伊犁河谷平原的薰衣草基地,冬季时将薰衣草插条贮存在菜窑内,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植株,则把薰衣草用底部厚厚的土掩埋,浇透水,越冬率达到95%。薰衣草对分布区具有独特的要求,北半球几大产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纬度较为适中 | B.地处沿海地带 |
C.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 | D.海洋性气候区 |
中国伊犁河谷对薰衣草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A.冬季干旱 | B.冬季严寒 | C.积累养分 | D.强太阳辐射 |
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类似于
A.电子装配 | B.煤化工 | C.冶金工业 | D.飞机制造 |
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 B.弃耕地 | C.园艺业用地 | D.鱼塘 |
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 B.长江三角洲 | C.成都平原 | D.香港郊区 |
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萎缩 |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