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问题。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东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旱涝灾害频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导致全球增温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森林的破坏 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右图,分析判断问题据报道,我国已初步选定图中A点附近为“中国北极探险考察站”站址,北极地区寒风凛冽,因此该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东北方向 |
某科学家从北京(图中B点处)乘飞机沿图中航线(虚线)到北极
考察站(A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 B.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 |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该图中AB为赤道的一部分,AC、BD为各自经线的一部分,CD弧度为90°,AD为晨昏线,D是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箭头表示自转方向,图示区域为2011年2月3日(春节)。读图回答问题。
若AC两侧日期不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过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新旧日期所占比例为1:3
C.北京时间为3日2时
D.我国都已进入农历新年
该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问题。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
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 |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
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
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 | D.Z地可能位于印度 |
近几年来GIS在农业规划和管理,农业疫情防治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图中每一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00 km2),三张图分别标示养鸡场空间分布信息、山地和平地空间分布和公路的空间分布信息。该区鸡瘟疫情防治预案中规定:(1)疫情发生后,以发生地为中心半径4km范围内划为疫区,疫区内所有鸡均需扑杀,如疫情发生地和其它养殖区受地形阻隔,则范围缩小为2km;(2)疫区通往周边地区的所有路口均需设卡,控制出入人员,严禁家禽外流。据此完成问题。若a地发生鸡瘟疫情,则预计需要扑杀的鸡的数量是
A.27800只 | B.29450只 | C.64050只 | D.77250只 |
a地发生鸡瘟疫情后,图中路口设卡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⑦⑧ |
B.①②③④⑦⑧ |
C.①③④⑤⑦⑧ |
D.①②③④⑤⑥ |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缺水的重要原因。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的比重图,完成问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土配合情况是
A.上海浙江的水土配合最差 | B.河北山东的水土配合最佳 |
C.浙江比福建的水土配合好 |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差 |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降水量 | B.地形、土壤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降水量、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