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2分)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2分)
A.小浪底 B.万家寨
C.三门峡 D.龙羊峡
(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2分)
A.露天开采
B.过度开展土地复垦
C.小煤窑过度采煤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4分)
(6)你认为山西省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4分)
(7)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读“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4分)
(2)两条河流相比,________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4分)
(3)甲、乙分别是所在流域的重要工业区,其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
(4)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____________,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和“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名称)板块。
(2)据新浪网报道2014年9月到12月云南鲁甸、景谷、四川康定一带多次发生地震,请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云南、四川地震多发的原因?
(3)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从地形上看属于 ,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处有一河流流经,但丙处不适宜建水库大坝,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外圈为赤道,内两实线圈分别为30度和60度纬线,左上箭头表地球自转方向,右五箭头表太阳光线),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1)图中弧CBD为晨昏线,其中弧BC为 。(晨/昏线)
(2)A.B.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点。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4)此时旧的一天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 (几分之几)
(5)F点该日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______时。
(6)该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 。(注:黄赤交角取23.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和“地球光照示意图B”,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每空2分)

(1)图A中④位置的节气是 ,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
(2)在图A中,12月18日至20日,平江正午旗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度变
(3)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 (节气)的昼夜状况,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4)此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