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大量使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单产面积
③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③贸易的发展,使周边地区成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交通路线向周边延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理念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