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三江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高技术工业 D.农产品加工工业

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下图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D.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 D.逆城市化明显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D.河流流量增大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

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

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对鄱阳湖出现近极枯水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水被长江抽空
B.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减少
C.湖区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D.上游水植树造林,湖区泥沙沉积减少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