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表述,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 B.产业结构单一 |
| C.失业率高 | D.城市化速度过快 |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
|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
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③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④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15公里、远月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也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这次变轨,是“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12月14号,嫦娥三号就将实施月面软着陆。15号,嫦娥三号将释放国产“玉兔”号月球车。这将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勘探,同时也是1976年后人类探测器首次的落月探测。据此回答下题。
“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时,希腊雅典(东3区)的天文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 A.次日17时 | B.次日凌晨1时 | C.4时 20分 | D.16时20分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高莉娟博士认为,这一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 B.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
|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 D.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
| A.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 B.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 |
| C.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 D.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西坡山麓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落叶阔叶林带 | B.针叶林带 | C.常绿硬叶林带 | D.雨林带 |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三地的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c、d表示的主导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
| B.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 |
| C.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
| D.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
以下现象,属于C过程的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沙漠化 ⑤河水带走泥沙 ⑥山体滑坡、崩塌
| A.①②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⑥ |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 A.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 B.岩层向下断陷形成 |
| 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 |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
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 B.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
| C.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