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变化 B.热量变化
C.地形的变化 D.海拔的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为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数之差为470
B.我国长城站(62013/S,58058/W)处于日落时分
C.我国黄河站(78055/N,11056/E)日影朝向西北
D.此后一个半月,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小于N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6月18日14时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中国大陆首次载人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时的地球局部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A的地理经度是

A.90°E B.75°E C.90°W D.75°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中丙地最先进入新的一天
B.甲位于昏线上,此时地方时为16点,昼长为8小时
C.乙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2点,天安门前的旗杆日影达一天中最短
D.神舟九号飞船在轨期间,我国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①②③三地从7月4日到12月12日昼长变化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因故被污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被污损的阴影部分,最有可能为下图中的

自7月4日至12月12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C.潘帕斯草场由枯转荣
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由向西流转为向东流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下左图)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可能位于

A.南沙群岛 B.台湾岛 C.钓鱼岛 D.舟山群岛

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大约是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 B.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
C.钓鱼岛盛行偏北风 D.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A.0° B.11°S C.20°N D.67°S

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A.3月21日左右 B.6月22日左右
C.12月22 日左右 D.5月3日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