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词》) |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1)请概括诗歌前两联所描绘的景象,并简要说明概括的依据。(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酒楼秋望
(宋)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多少恨,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
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改编】阅读下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清]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1)试分析词的上片“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
(2)词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该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