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小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
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黄鹂。“乱点碎红山杏发”与“榕叶满庭莺乱啼”中均用到“乱”字,请分别赏析其妙用。
《南湖早春》《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分别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
彭芳远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①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余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②。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③秋月续琴心。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①龙吟: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或低沉。②羽属水,乐音柔和温婉。商属金,乐音略带悲伤但却不凝重。③鸾胶:据传能续弓弩已断之弦。上阕主要借 (意象)以诉诗人内心的 之声。
下阕表现情感的手法有哪些?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唐 多 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漫:徒然。“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松
成彦雄
大夫①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注:①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这株松树下,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
(1)这两首诗都以“松树”为吟咏对象,简析两首诗中的“松树”有何不同?
(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