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
| A.萨顿和摩尔根都利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原子的来源 |
| C.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
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 B.XY型生物体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
|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 |
| D.某四倍体植物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仍称为单倍体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
|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 |
| C.尺蛾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
| D.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定向地产生了白色的变异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型 |
| B.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 C.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
|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在在,但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