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分别代表两种植物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
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
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
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A.a和b | B.b和d | C.c和d | D.e和f |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
B.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C.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
D.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
分析下表,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实际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不含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
B.人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依然能合成ATP |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