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D是氧气,物质E是酒精 |
| B.过程③④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
| C.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D.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影响因素不同 | B.起始条件不同 |
|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
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 |
| B.森林中林间空地上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
| 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
| D.牛群中有的牛高,有的牛矮 |
下列特征中属于种群数量最基本特征的是()
| A.种群密度 | B.年龄组成 | C.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下列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 A.②⑤ | B.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⑦ |
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
| 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
| 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
| C.过敏原与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 |
| 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