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图l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A代表摄入量,①~⑦表示能量的具体数值。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九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
1.1x108
2x109
1.4x109
9x107
3.4x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l中_______(填字母)=2xl09,C表示____。
(4)图2中____    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信息传递,说明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不发
.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
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
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的植株。
(2)为了获得上述植株,应采取基因型的两亲本进行杂
交。
(3)在培养过程中,常用的试剂为,作用原理为
(4)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为,而杂交育种的主要目的是(A获得纯合子 B获得杂种优势)。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3)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其中B所示蜥蜴群体中W的基因的频率为
(4)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上述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

图为某一雄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各细胞可同时在该动物的结构中找到。该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_________个四分体,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_________个DNA分子。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3)丙细胞的名称为,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4)非等位基因A和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第________次分裂的后期。
(5)若该生物与具AaBbCc基因型的个体杂交,则后代有种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占后代的比例为

已知果蝇中,黑身与灰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控制黑身与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上述两种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