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 , 。 。 , ,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 A.⑤③④②①⑥ | B.②①⑥⑤③④ |
| C.⑤③①⑥④② | D.②①③④⑥⑤ |
选出划线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选出对下面句中划线的“一”和“十”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
|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
|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
|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
|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
|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
|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塞(sāi)责贻(yí)误孜孜(zī)以求 |
| B.商榷(què)弭(mǐ)谤鲜(xiān)为人知 |
| C.当轴(zhóu)相勖(xù)大有裨(pì)益 |
| D.訾詈(lì)敷衍(yǎn)有案可稽(j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