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该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有关“人文主义”的诉求?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场运动促使这些“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开始走向民众?
(3)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所指“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一九二一年,在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叙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3)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全国人民要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你认为近代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一步,政治上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专政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经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工商业归这个共和国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将毛泽东上述思想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逐条列出。
(2)综合你所列出的观点,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到:“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不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者”呢?
(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完成:
(1)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应运而生?
(2)三民主义提出后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社会影响?
(3)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为什么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我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由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法国某启蒙思想家的名著
材料二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斐逊
材料三 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时,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常识》
材料四 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美国《独立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源于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著作?
(2)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其依据何在?
(4)材料中阐述的北美独立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