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1912 年4 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使用电灯照明 | B.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
C.航线经过地中海 | D.用电话与外界联络 |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 B.不尊儒术 | C.不敬宗族 | D.不纳租税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
结论 |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 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 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 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