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
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
B.紧缩货币出新招 |
C.减税减支零通胀 |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
《华盛顿邮报》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
以下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效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1925-1927年 |
1928-1932年 |
1933-1937年 |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
7527 |
7360 |
7290 |
A.地广人稀
B. 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扩张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