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 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
|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
| 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
| C.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
| D.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
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 | 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 B. | 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
| C. | 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 D. |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 | 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 B. | 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 C. | 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 D. |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 | 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 | 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 C. | 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D. | 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 A. |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
| B. |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
| C. |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
| D. |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
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 A. | 日本 | B. | 德国 | C. | 苏俄 | D. | 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