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近代争取民族独立,再到现代面临各种灾难,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可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1年4月27日,孙中山像入驻天安门广场。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会上,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的展现也格外引人注目。不论是100年前孙中
山的三民主义,还是新中国的毛泽东思想,还是今天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都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路将
越走越宽广。这表明()
A.正确的意识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B.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
C.只要有了理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D.实践和认识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
改革开放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今天党和国家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
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
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专家指出,全球已进入地震多发期。当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
地点和强度,世人还在为地震困扰。这说明()
①有些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还不能预知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④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
《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
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
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