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191次实验才发现青蒿素。青蒿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神药是因为它的发现源于中医。但青蒿素能够被提取出来,却是中西医携手合作的产物,单是中医或西医都难以取得这一世界级的成果。青蒿是中草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思路;青蒿素是西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方法。
材料二:拉斯克评奖委员会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个人,这点燃了一个争议:奖项应该授予集体还是个人?
|
观点 |
支持者 |
科学研究应该要尊重“第一个发现”和“首创精神”,屠呦呦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在青蒿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
反对者 |
屠呦呦不能将功劳独揽。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合。 |
无论蜚语再多,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幸福”可谓是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共享幸福”这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体味幸福】
2011年2月下旬以来,利比亚局势急剧动荡,武装分子袭击我机构和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部门、军队、地方政府、中资企业和驻外使领馆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1年3月2日,不到10天的时间,在距离北京9000多公里之外,中国海陆空三路并进,35860名在利比亚中国公民胜利安全撤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固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堪称奇迹,举世赞叹。
(1)、身处危局而被祖国接回家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他们感觉是最幸福的人。结合上述材料,你从利比亚中国公民回家的幸福感中能感悟出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缔造幸福】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江苏省Z市市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Z市”的目标。
(2)运用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各级党委怎样建设“幸福Z市”?
实践探究题:(14分)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核辐射造成恐慌远超地震。这一恐慌还引发了中国的一场抢盐大战。网上各类信息流行:“请大家都别抢盐了!早起,穿冒牌运动服出门,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和瘦肉精的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饭后,在地摊上买本盗版小说盗版光盘,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了...辐射!哼哼......算球!......”这条信息可能有人认为是在搞笑,但也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每一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也给国家经济秩序造成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某校高二学生准备开展一次围绕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活动。
(1)请你为此次调查活动拟一个主题。(2分)
(2)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此次调查的相关资料?(至少列出3个,3分)
(3)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列出3个,3分)
(4)在调查中,你如何结合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给食品生产者进行食品安全宣传?(6分)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精神风貌,也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并拥护中国共产党,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分小组搜集资料,展开探究。(15分)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一起】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13亿人民在一起。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一起,寒夜中有了温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灾难袭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心系灾区,果断决策、科学调度,托起生命至上的蔚蓝天空。
(1)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同人民在一起?(6分)
【共产党和政协委员在一起】
2010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讨论现场,与委员们共商国是,并听取部分委员发言。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他强调:“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政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内容?(5分)
【共产党和少数民族在一起】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使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切实防范和打击“藏独”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3)结合材料说说中学生应如何响应中央号召维护西藏稳定。(4分)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 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 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 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根据伤处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破解养老难题
在 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身躯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 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 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打理推广改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
材料三:弘扬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苏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3)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只有道德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得尊严。--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