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重大科技发明,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O2O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既方便了大众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也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人们还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则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公民的生活。
材料三: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案例,分析互联网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发挥的作用。

案例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A企业建立联络中心,通过QQ、微信、邮件、电话、手机等方式连接每一个客户,建立企业专属的客户关系网,随时与客户互动。
1、
B企业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企业,潜心做好产品,将客户转化为"粉丝"
2、
C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3、
D企业通过对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4、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文化创新的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网友观点
体现的道理
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
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1)
乙: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
(2)
丙: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
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3)
丁: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7月1日,上海市市长杨雄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贯彻国务院对《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的批复意见等工作。根据《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教、人才、金融、贸易、投资等优势,重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养战备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域。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说明上海市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家教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
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某高校时政学习小组以“学习十八大报告,心系学校新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让我们参与其中。
话题一:新解十八大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如将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我们要从这些新提法中寻找未来发展的密码。
话题二: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证。
运用文化的作用知识,谈谈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对很多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和修改一些重要法律时,从开始的一次审议,到两次审议、三次审议甚至多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历经5年8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历经5年5次审议,食品安全法、监督法、社会保险法、预算法等法律案都审议4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立法工作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先后对农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重要法律开展了执法检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公识。”
(1)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