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材料一: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城镇化的意见和要求。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一手材料,对党和国家形成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信息来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因为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公共资源、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农村的政治参与低效甚至某些岗位虚置。假设你是政治思想宣传员,请就如何引导农民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劳动者求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1月1日,主题为“涅槃:适应新常态,凝聚新共识”的第三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在福州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中国经济CDP增速进入下行通道,转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增长转型。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根据材料,从“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角度,分析新常态下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2015年“双11”全天的交易数据:支付宝全天成交金额超过9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然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1497件。网络购物遭投诉,虽不能全部定义为网络诈骗,但肯定是网络购物存在欺骗的成分。如所谓的降价是先提价再降价、如所买的物品与照片上的物品相差甚大、如退货遭遇困难、如遭遇虚假购物网站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国家规范网购市场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黑龙江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5-2020年)》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黑龙江省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规划中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电网改造等政策。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会议强调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梦,文化强国梦。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要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省的建设助推城镇化转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为此,广东省将继续坚持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也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1)请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
材料二: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世界文学最高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高粱》时期,莫言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代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2)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