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调节的问题。
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存在着与食欲有关的中枢。其中,摄食中枢决定发动摄食活动,饱中枢决定停止进食活动。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会对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起作用,调节食欲,相关调节过程见下图,其中甲~丁表示神经元,X~Z表示信号分子。瘦素能引起甲兴奋并分泌X,但抑制丙的兴奋并使Y、Z分泌量减少。

(1)除食欲中枢外,下丘脑中的调节中枢还有            (答出2个即可)
(2)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饱中枢兴奋,此时X与Y的比值_____ (增大/不变/减小);同时,食欲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导致摄食中枢兴奋性下降。
(3)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较高,但无饱感且食欲旺盛,据图推测,其可能原因是 (    )
A.甲分泌X的功能减弱
B.乙细胞膜上Y的受体缺失
C.丙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缺失
D. 与丁结合的Z分解速度减慢
(4)当“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时,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和
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缺氧一段时间后,下丘脑神经元的功能受损,影响其兴奋性,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神经元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 (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定时测定,结果如图1、2所示。

(5)图1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     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 (    )

(6)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然后缺氧处理20min,给予相同强度的电刺激,         (能/不能)测到神经冲动。
(7)据图1和2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多选)
A.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元更易于兴奋
B.缺氧20 min,神经元不容易兴奋,从而节省了能量
C.缺氧大于25min后,神经元易于兴奋,说明缺氧不损伤神经元
D.缺氧一段时间后影响细胞的离子主动运输,导致膜电位异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是__________,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处理。
(2)聚集在胚胎的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①称为__________。
(3)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性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5)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__________。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_处理,除去了细胞壁;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手段是__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杂交瘤细胞,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选择性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体外培养基中培养和_______________。

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2/12
2/12
1/12
1/12

4/12
0
2/12
0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鼠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⑤若F1代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这只雌鼠是否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写出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杂交亲本,并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期。
亲本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
i.若是由基因突变导致,则杂交后代的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若是由环境因素导致,则杂交后代的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已证明该变异源于基因突变,根据这对有毛鼠的多次杂交后代,还可判定无毛基因不是细胞质基因,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______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