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在现阶段,原环保法已经暴露出立法理念已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法律定位不清晰等诸多缺陷和不足。从哲学角度看
①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较为完善的过程,新法必然取代原法
②新事物是具有更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新法相对于原法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必须明确生态保护红线
④真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转化为谬误,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某地考核领导干部有新规定,群众投票不满意率达到50%就不称职,不称职者将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这反映了我国公民通过
A.调整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B.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C.民主选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D.任免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北京市发改委召开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来自社会各界的25名代表参与听证,有关部门在听证会上听取各方意见,研究确定水价调整方案。这一过程()
A.是我国公民依法参加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 |
B.是为了决策利民,政府更好地依法执政 |
C.是我国公民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具体体现 |
D.说明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
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 | B.真实性 | C.绝对性 | D.渐进性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公民当家作主 | C.人民民主专政 | D.工农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