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充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0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分好蛋糕“关系到社全公平正义”,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出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彰显了民本思想。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2)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待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根据下表左侧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下表。
我国反腐的具体表现 |
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①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屏众的八项规定。 |
① |
②2013年3月5日.《政脚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 |
② |
③2013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国家实际情况今年将安排听取审议反贪污贿赂等报告。 |
③ |
④随着互联网的发屁,网络己成为公民反腐的重要阵地.但部分网民却借网络反腐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
④ |
经过艰苦奋斗,小杨在2015年考上了名牌大学。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娱乐之需。请你参与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感受她的快乐,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小杨来到商场笔记本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小杨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杨都有点招架不住。小杨发现,所有笔记本电脑品牌都在搞暑期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材料二: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杨终于买到一款配置和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1)假如你是某电脑企业的老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你的企业经营成功。
(2)请你对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火了一个概念——互联网+。互联网+,也就是智能互联网,被视为是继蒸汽机、电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工具,将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Z省政府推出“电商换市”发展新战略,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培育软件开发、网店设计、客服培训等电商服务企业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中电子商务企业及物流、仓储、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针对退款退换、网络售假诈骗、发货迟缓等网购热点投诉问题,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推进网络销售商品质量的抽检工作,依法强化监管执法,规范经营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对Z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L,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L,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0%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谈谈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
2014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61票,反对81票,弃权33票获得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简述材料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分析公民应该怎样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