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微公益----小行动筑成大梦想
“人之初,性本善”人们都有一颗愿意行善的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从救灾济贫、扶老助残等,发展到心灵关爱、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等更广泛领域,让公益之光从城市到乡村,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公益成为一种精神,也正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它对于推动公民互助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国扶危助困传统精神的光大都厥功甚伟。中华民族也早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传统。爱心传递爱心,感动催生感动。这种“传染”让人对生活产生美好的体验,对人生充满信心,对社会感恩,对他人友善,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肌理,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微公益,小行动,大不同,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1)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说明微公益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怎祥正确对待微公益。
(3)结合材料,就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我国进口额同比增长7.3%,出口额同比增长7.9%。
材料二:对比2013年全球贸易前三甲的中、美、德后发现,美德两国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三大类,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1%左右。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7.3%和29.9%,但外资企业生产的比例分别高达61.2%和73.0%。机电产品的51.1%和高新技术产品的65.3%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材料三: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无论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还是其他各项政策,都要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图8中的数据概括说明我国外贸情况。根据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该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抢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观众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 但是,不少人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试想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着实引人深思。
(1)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矛盾观点说明应如何对待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3)假如过春节时你既想抢红包又不想冷落了父母,你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道路上正面临着不少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法律法规尚不规范;市场监管方面过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多;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方面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平等。从市场主体层面上看,通过民事或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缺乏诚信,遵守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不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面临考验。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结合材料,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政治意义。
(2)鉴于上述材料反映的有关情况,如果你是一位经济界政协委员,请就国家层面或市场主体层面(任选一个层面)书写一份《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提案。
材料一:高考历来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秋季新学期伊始,上海、浙江高考模式就已经出台。此次改革将在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探索。同学们对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争议最大。有同学认为:“现在高中学习的现实就是我们的学业负担太重,一年多考将使高考集中考试的科目减少一门,减轻我们的学业负担,这才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规律。”
(1)请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
材料二:迅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时代呼唤,成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因。我国将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不断创新。
(2)从“追求真理是一个的过程”角度说明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推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的必要性。
材料三: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所以对子女的要求就十分苛刻。刘仁同学父母说:“我们希望孩子少与问题学生交往。”
(3)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刘仁同学父母的话的合理性。
材料一: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YOG),它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它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年轻人对于社会责任与社会挑战的思考和讨论。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如期举行。运动会期间南京市政府发起了“争做文明人,当好东道主”活动。两个同学对要不要当志愿者开展讨论:
观点一:我会积极参加青奥会志愿者活动,因为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提升能力。
观点二:我就不参加青奥会志愿者活动了,因为通过知识学习才能提升能力。
(1)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材料二:美丽的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南京青奥会要展现南京的形象,就需要我们建设美丽南京,保持青山绿水,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的大国,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差我一个”。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美丽南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