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E五种常见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E的基态3d轨道上有2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B2分子中,A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A、B及与两者紧邻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B的氢化物与D的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无法判断”)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E与B形成的一种橙红色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ED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的重要原料。取上述橙红色晶体,放在电炉中,通入D2和A的单质后高温加热,可制得ED4,同时产生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晶体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如下图所示,若晶胞边长是a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玻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玻璃制品随处可见。
(1)一般住宅的窗玻璃是普通玻璃,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粉碎后放入玻璃窑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玻璃中含Na2O、CaO、SiO2的质量之比为31∶28∶180,此玻璃的组成为(填选项)________。
A.Na2O·CaO·6H2SiO3B.Na2O·CaO·6SiO2
C.2Na2O·2CaO·9SiO2D.6Na2O·6CaO·SiO2
(3)我们看到的普通玻璃,一般都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原料中混有Fe2的原因。
在制玻璃的原料中,再加入下列物质后,可制得各种不同用途的玻璃。
A.氧化亚铜(Cu2O)
B.氧化钴(Co2O3)
C.氧化铅(PbO)
D.硼砂(Na2B4O7·10H2O)
①制造化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②制造光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制造蓝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④制造红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腐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金属防护,一直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的锈蚀主要属于________,沿海地区的钢铁腐蚀比内陆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除去水中溶解的氧,防止输水管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1)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
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 (  )。

A.铜 B.钠 C.锌 D.石墨

(3)图乙所示的方案也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其中铁闸门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

下图中a为生铁,A烧杯中放入苯,B烧杯中为1 mol·L-1的稀硫酸,C烧杯中为海水。

(1)B中Pt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C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Cu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4)要使B中的铁难被腐蚀,可将B中的稀硫酸改为________。

写出铁生锈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明反应类型。
(1)铁→氢氧化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铁→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