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 |
B.0.01 mol·L-1的NH4Cl和0.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若测得溶液中c (Cl-)>c (NH4+),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c (Cl-)>c (NH3·H2O)>c (NH4+)>c (H+)>c (OH-) |
C.0.1 mol的NaHS和0.1 mol的NaHSO4混合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a+) - 0.1 mol·L-1=" 2c" (S2-) + c (H2S) + c (HS-) |
D.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H2CO3) - c (CO32-) |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6mol |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molFe在5molCl2中点燃反应:5Cl2+4Fe=2FeCl2+2FeCl3 |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2Fe3++H2S=2Fe2++S↓+2H+ |
C.B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
D.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
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阳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
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装置Ⅰ可用于测定中和热 |
B.装置Ⅱ久置后,饱和硫酸铜溶液可能析出蓝色晶体 |
C.装置Ⅲ在海带提碘实验中用于灼烧海带 |
D.装置Ⅳ可用于吸收易溶于水的尾气 |
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
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
C.CaO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 |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 +2CO2 =2CaCO3+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