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NaOH、H2SO4、Ba(OH)2 | B.NaOH、CuSO4、H2SO4 |
C.HCl、CuCl2、Ba(OH)2 | D.NaBr、H2SO4、Ba(OH)2 |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 + I2(g) △H=+11kJ/mol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20 |
x(HI) |
1 |
0.91 |
0.85 |
0.815 |
0.795 |
0.784 |
x(HI) |
0 |
0.60 |
0.73 |
0.773 |
0.780 |
0.784 |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A.B FB.A E C.B E D.A D
下列有关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a所示,集气瓶内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并可能充满集气瓶 |
B.如图b所示,X为铁棒,Y为铜棒,a为直流电源,当S闭合后,当b为NaOH溶液,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时,电子从X极流入a |
C.Pt为电极,电解含0.10 mol M+和0.1 mol 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c,离子氧化能力M+>N3+>H+ |
D.图d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N≡N的键能为946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ΔH=-180 kJ/mol |
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 → 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②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C.图③表示CH4(g)+H2O(g) ![]() |
D.图④ 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 Cl和HC1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一需消耗2.24LCl2 |
D.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
B.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 18H++18e-=C3H8O+5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