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下,0.1mol/L的Na2S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
B.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的c(Na+)、c(S2-﹣)均增大 |
C.c(Na+)>c(OH﹣)>c(S2-﹣)>c(H+) |
D.2c(Na+)=c(S2-﹣)+c(HS﹣)+c(H2S) |
按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固体 |
B.用10mL量筒量取2.5mL稀盐酸 |
C.用烧杯准确量出150mL 0.1mol/L的盐酸溶液 |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中定容时发现蒸馏水稍微过量,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少许溶液 |
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后,再加稀硝酸酸化,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l- |
B.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Cl2 |
C.将K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 |
D.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Cl2 |
1molCO2和36.5gHCl气体的体积,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不能确定 |
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解放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功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下列有关镍氢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
B.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D.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LaNi5H6—6 e—+60H—==LaNi5+6H2O |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镀时,镀件接电源的正极,电镀材料接电源负极 |
B.在船身上装锌块可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
C.充电时,把铅蓄电池的负极接在外电源的正极 |
D.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