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器生锈 |
B. | 用食醋除去茶壶底的水垢 |
C. | 做馒头时,在发面中加入纯碱除去酸味 |
D. | 土豆切成丝 |
某固体混合物由 、 、 和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滴加过量的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 |
B. |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 、 |
C. | 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
D. | 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 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③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⑥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 | B. | ①③④ | C. | ①③⑥ | D. | ②⑤⑥ |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 |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 | 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 | 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
D. |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 | 物质形成溶液的pH ![]() |
B. | 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
C. | 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 ![]() |
D. | 铁、铜的金属的活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