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2年——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年份 |
可支配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3 |
22780 |
15903 |
1141 |
7382 |
5530 |
183 |
注:①2014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8.1%、6.5%、6.6%、和 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近年来,我市很多学校都树立了“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的教改理念,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歌舞比赛等一系列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安庆教育的新亮点。这些深受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树立,也培养了我市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正确性。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我省重点培育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今年4月至7月,2015“书香安徽阅读季”将再次开启大幕。但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理解。
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12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12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并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了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分析12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效率低下、水环境质量低劣、城市内涝、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社会热点舆情。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浙江省做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加大水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强化水流域各部门的协调,争取3-5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安全饮水问题、污水治理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