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2)和“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
(1)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突出的生志环境问题是 .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名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转周期是。
(3)地球公转方向是,公转周期是。
(4)地球运动到点附近,北京地区开始收割冬小麦;地球运动到点附近,北京地区开始收获玉米;地球运动到点附近,北京人开始能在河面溜冰。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I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我国(400或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I线以东地区的人口密度比以西地区_________(大或小),因为I线以东地区与以西地区相比,平原面积(大或小),水热条件(好或差)。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为主。
(4)A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最能适应该自然环境特征的优良畜种是。
(5)制约B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6)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最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________。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该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_________(河流)_________(山脉)。
(3)图中长河③在④___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4)图中⑤和④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相同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
如图所示是我国两个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是三角洲,乙是三角洲。
(2)A、B、C三条铁路线中,代表京九线的是。
(3)甲地区钢铁工业发达,其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4)甲、乙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不利条件是,但都能扬长避短,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
(5)港澳地区与乙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优势互补,形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在影响工业生产的要素中,请各举两例说明它们各自的优势。
下面两个地区性大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国乙国
(1)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国都位于_________半球,因为两国都有被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即_________(重要纬线名称)。
(2)从矿产资源来看,两国都有丰富的_________矿。
(3)从人口和城市分布来看,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部。
(4)从气候上来看,两国都有两种热带气候,即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
(5)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的国家是_________,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的国家是_________(都写国名)。
(6)甲国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长期孤立在海洋上,动物进化缓慢,又无大型食肉动物,所以至今还保存有许多古老珍奇的动物,该国国徽上就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动物图案。